尖锐的对立—舆论与性别
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?
如此尖锐的性别对立,扑面而来。
当然,也有可能,这个世界,一如既往的如此,不过是揭开了冰山一角罢了。
“地铁偷拍”事件,是一切矛盾的爆发点。
事件本事并不复杂,一位四川大学的高材生,因为在地铁上怀疑蹲着玩手机的大叔偷拍,并在网上发起网暴。
就事论事,这个女生确实是过分的,利用了在互联网上话语权的不平等,先发制人,采用有罪推论。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对大叔发动了舆论攻势。
太阳底下无新鲜事,更有趣的是,这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现象?为什么明明已经在“现场”完成了调解,确仍然要诉诸于网络之上,最终被自己发起的攻势所反噬?
舆论不只是现象,也是环境,舆论本事就是一个世界。
舆论关注的是表达与聚集,“信息—传播—被关注”的过程形成了舆论,一切的信息都会被处理加工,充满了讨论与对立。
她所发动的攻势,是构建在“ 受害者 与 偷拍者”之间的,弱者一定是会被同情的一方,得“弱者”者得天下,人们对她的同情动力,主要是针对于偷拍者的道德批评,但是很多人难以代入女性对于隐私和身体的敏感。
舆论的反噬,是因为她的“指控”被视为了“诬告”,川大精英与农民工,巨大的反差,激发了对于社会精英的民粹浪潮,她自己成为了强势的一方,新闻系的背景与“所谓的大使馆关注”等阴谋论,成功的踩到了舆论的引爆点上。
强弱关系,得众者得天下,人设宜底不宜高,现实的弱势者一定是大多数,傲慢是翻车永恒的真相,绝对不可以对弱者表现傲慢。
表面上看,他们只是在对她进行个人制裁,但更深入一层来看,这是把严厉惩罚当作一种宣传教育手段,俗称“杀一儆百”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烈的道德化色彩,但结构性的问题却隐蔽不可见。
回到前面的话题,为什么在公力救济介入之后,仍然要采用私力救济,这或许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反应,正式机制不能实现自己的诉求,那么她就诉诸网上舆论这样非正式的机制。
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是:一个女性身处地铁这样的密闭空间里,缺乏安全感。
被凝视、被侵犯时集羞耻、厌恶、恐惧于一身的切身体验,是很多男性难以体会的,男女在遭遇这类问题时原本就不平等,同样是偷拍、窥探,对男性还是女性造成的伤害可能完全不成比例。
要么设法自我遮掩起来,要么遇事之后忍气吞声,但也可以求助于公共机构,最后,也有一些人相信,在陌生的都市里,必须要表现得强悍一点,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,否则一切皆有可能发生。
被控“诬告”的后果如此可怕,这意味着女性作为潜在的受害者,在控告时还得自己找到铁证,且不能出错。本来女性的应激反应就是出于对外部环境的不安全感,但结果却是被猛烈压制下去,更难维护自身权利,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不安全感,而偷拍却可能仍然得不到制止,因为现在你要提出指控的难度更大了。
我们不妨回头看去,唐山打人事件,本质上并不是极端暴力行为,而是典型的性骚扰行为。似乎频繁的性骚扰事件,使得大家认为,对女性的讨论以及言语的骚扰这是一件理所应当的时期,能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,忽视了精神的伤害有的时候可以大于肉体伤害,群殴事件似乎比性骚扰更为强烈。
性别尊严是最无足轻重的,减少对所谓男性主义的关注,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性别大多了。
我们必须着眼于那个隐蔽的结构,正视女性的安全需求和权利诉求,并建立一个解决纠纷的正式机制。否则,我们很可能将目睹这样的事件一再重复发生。